为什么马来西亚律师不戴假发?六大原因全解析

26 8 月, 2025

分享

马来西亚律师为何不戴假发?在一些英联邦国家,法官与律师仍保留戴假发的传统,而马来西亚则早已取消这一制度。

这背后并不仅仅是为了“凉快”,而是由历史、文化、法律制度与现实考量共同促成的改变。

以下从六个方面全面解析这个现象👇:

🏛 一、历史背景:承袭英式法律但坚持本地自主

马来西亚在19世纪起成为英国殖民地,逐步引入英国的普通法(Common Law)体系,包括:

• 司法制度(如上诉体系)

• 审判程序与法律教育体系(以英国为蓝本)

🔎 但重点在于:马来西亚《联邦宪法》明确保障法律独立。

这意味着可以借鉴英国,但不需完全照搬。

📌 例子:《1965年法律改革(婚姻与离婚)法令》就与英国不同,反映了“法律本地化”的精神。

🇲🇾 二、独立后的去殖民化:不再盲从殖民传统

1957年马来亚独立,1963年成立马来西亚联邦,政府大力推动国家认同、法律独立与文化去殖民化。

👨‍⚖️ 英国法庭假发象征“法律超越个人”,但在马来西亚,这种装饰被认为是殖民统治的遗留形式主义。

🚫 所以,取消假发制度是一种象征性的去殖民行动,也代表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法律权威。

☀️ 三、气候因素:热带国家真的不适合戴假发

马来西亚地处赤道,常年高温高湿,气候环境极不适合佩戴假发:

• 🌡️ 温度常超30°C

• 💦 湿度达70%-90%

• 🏛️ 法庭通风不佳(尤其早期建筑)

👎 假发多为马鬃毛制成,厚重、闷热,长期佩戴容易:

• 出汗不止

• 中暑不适

• 注意力分散,影响审理效率

因此,从健康与效率角度,取消假发是务实之举。

🕌 四、多元文化与宗教包容:尊重多族群社会

马来西亚是多元民族国家,主要族群包括马来人、华人、印度人,且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。

🧕 对穆斯林女性律师而言,佩戴头巾是宗教义务,与假发装束存在冲突。

✅ 取消假发,不只是文化去殖民,也体现了对:

• 伊斯兰价值观的尊重

• 多元文化共存的接纳

• 东南亚审美与生活方式的包容

⚖️ 五、法律现代化:去形式化,重实质正义

全球法律界都在朝现代化方向前进,越来越强调:

• ✅ 实质正义 > 形式装饰

• ✅ 高效、透明、亲民的法治环境

🎯 假发虽然象征传统与权威,但在现代社会已被视为脱离现实的象征符号,削弱公众信任感。

🌍 许多英联邦国家也已取消或淡化假发制度,包括:

• 新加坡 Singapore 🇸🇬

• 新西兰 New Zealand 🇳🇿

• 加拿大 Canada 🇨🇦

• 澳大利亚 Australia 🇦🇺

• 香港(部分场合)Hong Kong (in certain proceedings) 🇭🇰

👔 六、马来西亚法庭着装规范(假发的替代方案)

虽然马来西亚律师不上庭时不戴假发,但法庭仍有严格着装规定,确保法律专业性与尊严:

• 男性律师:白色领结、黑色西装、黑色长袍

• 女性律师:白色衬衫、深色长裙或长裤,佩戴长袍

• 穆斯林女性可戴头巾,颜色以黑或白为主

📌 着装规范依旧强调庄重与职业,体现对法庭与法律制度的尊重。

🔚 总结:取消假发是多方面理性选择

马来西亚律师不戴假发,绝不仅仅是“天气太热”这么简单,它融合了:

✅ 历史背景

✅ 独立自主的法律文化

✅ 去殖民与多元文化融合

✅ 健康与现实考量

✅ 现代法律实用主义

这一变化让马来西亚法律制度更贴近本地社会,体现出对文化、宗教与环境的深度适应,是法本地化与制度现代化的重要象征。

如需在此领域获得进一步咨询,请联系 Sue Ann Pang,邮箱 [email protected]
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仅供一般信息参考之用,并不构成法律建议。

作者:Jing Wei Cheng
审稿人:Sue Ann Pang

相关文章

其他专业服务